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论文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广东教学点; 时间:2020-07-16 09:26:58 ; 浏览次数: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依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环境与人类;关系;主要措施 

 

生态就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就曾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文明。不光是我国,全球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习近平一直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这个帐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多次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当下,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能否解决生态破坏严重、生态灾害频繁、生态压力巨大等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习近平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归纳起来就是要顺应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则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自然规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国新疆地区曾发生有大批内地农民到新疆开荒,造成大面积的植被被破坏,迅速沙漠化,近几年,退耕还林还草耗资25.25亿元。这样深刻的教训,值得深思!

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近期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的学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含义在中国背景和语境下的另一种形象化表达,所强调的是通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逐渐解决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难题的同时,找到一条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道路。

二、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环境问题早已困扰人类多年,从中世纪的欧洲鼠疫、sars、结核也已成了现在的困扰人类的极大疾病之一;最近频频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海啸、地震等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因此,人类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善待环境。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各种行业持续出现,有的是以牺牲环境为基础的,目前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社会反映强烈。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像有人所说的,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要求在追求GDP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GDP以粗放式增长,势必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么生态环境只会遭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再高的GDP,再高的收入也不能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破坏了,民生也无从谈起。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不少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确立了实行最严格的责任与考核制度,成效初显。各项减排工程如期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选对措施是关键。

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 
[2]刘建军.浅谈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论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4]习近平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讲话精神. 


1546926589688748.jpg                                                    1546408783703999.jpg         

(添加微信成为您的考研小助手 )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考研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