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作业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教”与“学”之间的高效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华中师范大学河南教学点; 时间:2018-03-01 13:03:02 ; 浏览次数:

【摘要】教学是教师教导学生学习学习各种发展资源,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活动中老师与学生双方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老师教,学生学。既是“活动”便存在于高效及低效之分。老师如何利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途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达到教与学和谐统一是我们需要思考及钻研的。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宽松和谐。容错的学习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心理保障。合理、恰当地激励学生是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所以,我们不仅在方法上要教好学生,在思想上还需引导学生,保障教学活动的高效。

【关键词】评价,改变,主动权,激励,个性化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日益明显,我们培养的高材生大多是读书的机器,除了考试成绩优异外,基本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一个人得综合素质不仅只有从书本上学习才能得到,不是只会背一些理论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更多的素质培养是从家庭、父母、社会及其他地方影响得到的。一个人能否成才还取决于他的再学能力,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周围人的处理关系的能力等。如《三字经》所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交给学生什么、如何引导学生是我们应该思量的。所以课堂需改革。但到底怎么改、改什么?需要我们花时间和心思去钻研。

当我们一提到课堂改革,社会舆论就很大,呼声不一,有的人认为他们小时候都是这么读出来的不也成才了吗?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胡闹什么,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都熟读于心,讲起来头头是道的。有的老师看到课堂死气沉沉的,也想改,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改。课堂改革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动起来、课堂火起来、效果好起来”,归根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其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真正有这个理念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用新的理念教学,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一个解决的办法了等等。这些方面的变化使学生学习的更有“后劲”,大学课堂有其一定特殊性,而课堂改革的结果与大学课堂存在的特殊性相结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言之,其高效课堂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突出变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改变了

以前上课,课堂气氛太沉闷。老师没精打采地讲,学生没精打采地听。课堂上一点生气都没有,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效课堂改革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平常的后进生来说,这无疑使一场狂欢,在优秀的学生的带领下,学生会主动地去学,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师生关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种微妙关系存在于你所处的位置有可能是老师,也有可能是朋友,更有可能是小组的组员等等。师生关系的转变,师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在互评中彰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对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儿童从“被迫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好学,真正对这门课程感兴趣。

二、教师的观念改变了
高效课堂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做主要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门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不一样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研究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学中再也不以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圣经”解读,而是十分注重书本知识后向生活回归,十分注意对书本意义的多样化解读。因此,教师并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者,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研究者。

三、教师扮演的角色改变

在大学的课堂里“教师即研究者”这一理念摆上了仪事日程,促进了这一理念向现实的转化。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探讨者。实际上,在大学的课堂里,教师的主动性应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进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教师之间随时能在一起讨论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学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适时解决,也使我们真切感到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教学目的的改变

大学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1.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操作等丰富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思想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种对人的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于想象的,也难于企及的。用我们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这其中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还得对学生的互评做出合适的激励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