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论文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促进中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在职教育网; 时间:2018-05-23 15:45:16 ; 浏览次数:

 促进中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自主学习是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和英语教学的新趋势。在外语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发展相关的教学策略。本文讨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相关教学策略,并对其相关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教学策略 英语 中学生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60年代,终身学习曾引发教育界的激烈讨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一种适应终身教育的学习方法受到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今,自主学习已成为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更是成为了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和英语教学的新趋势。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更是明文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去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填鸭式”的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文则对能影响中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二、自主学习的概念及意义

自主学习虽在教育界被广泛讨论,但是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西方著名语言学家Ryan将自主定义为“自我决定”或“自我调节”的过程。语言学家Esch则指出,学习者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并不意味着禁止教师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干预,学习者的自主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习者的自主性不是易于辨别的单一行为;学习者的自主性不是学习者一劳永逸的获得的一种稳定状态。Ho1ec(1981)把自主学习定义为“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1earning)。本文认为自主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高品质的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自由、独立和个性化的学习。

(1)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符合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使其心智结构不断构建、更新、完善和提高。英语是一个重要的交际桥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课堂在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只是学生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绝不能成为最终归宿。英语课堂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英语的语用知识和技巧、学习的策略以及对外语学习的特点把握,这些技巧的获得能够增长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主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学生体会到到学习的乐趣,也更加符合英语教育目的。

 (2)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自我发展

英语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边的活动,其中学生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是学习活动的第一要素,是学习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内因。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学生方式。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对学习英语的态度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充分的自主性,主动学习,从主观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不然,教师的知识传授等外因就无法帮助学习者发展个人知识和能力,达到完善自身发展的目的。

三、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英语教学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发展相关的教学策略。本文重点讨论促进学生“热情求知”、“任务学习”、“课程资源开发”等教学策略。“热情求知”是唤起学生自主发展的情绪,“任务学习”是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具体的方法,“课程资源开发”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发相宜的学习环境。

(一)促进学生“热情求知”的教学策略:唤起自主发展的情绪

热情求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促进学生“热情求知”的相关教学策略包括:激发学生“自我投入”、引导学生“积极归因”、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

1、激发学生“自我投入”。

决定外语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投入(Engage)、学习(Study)和运用(Activate),学生是否积极投入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承担更多的责任,才能积极研究问题,并在归纳中发现知识、总结规律。有效外语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环境,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以便扩大信息输入量,让学生在参加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趣味性、新颖性和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我投人的主动性。

第一,为学生提供真实、粗调(roughly tuned)的语言输入,Rod E1lis提出了语言输入的现时原则(the here and now principle),认为语言学习输入的景佳材料是学习者身边的事物和思想,因为这些知识最具有可理解性、重复性和突显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

第二,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逼真的交际环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交际情景之中,真实地经历语言,从而产生对所学语言的兴趣和渴望,并在积极主动参与交际性活动的过程中体验运用外语与人交流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兴趣。

第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我们可以通过变换课堂教学三个要素(engagestudyactivate)的顺序创造出多样的教学模式,如直线型模式(ESA straight Arrows sequence),即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将其引人接受状态,然后学习有关内容,最后组织课堂活动,创造运用所学内容的机会}反弹型模(EAS(A)Boomerang sequence),即教师先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直接进入运用阶段,让他们进行练习活动,然后教师就活动中出现的语言错误和遇到的表达困难等进行讲解,最后再进行练习;杂拼型模式(EAASASEA(etc)Patchwork sequence),这种模式更为灵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等将三要素交叉循环地运用到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生动,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

2、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反应方式。著名的归因理论家Weiner(19841985)认为一个人在分析其成败原由时,主要是从三个维度(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性)和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来考虑的。研究表明,学生从不同的维度沿着不同的方向对其学习中的成败进行归因会直接影响其动机水平。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这一内在稳定因素,他们会对对未来的成功充满希望,学习动机水平随之增强,但如果学生把失败也归因于能力这一内在稳定因素,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无助(1earned helplessness),对下一次的失败有着潜意识的内心期待,并表现出焦虑和压抑,学习动机水平也随之减弱。由此可见,积极的归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尤其是学习不成功者,进行归因训练,引导他们对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进行正确而积极的归因。当学生在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等自身内在的因素,从而增强其对成功的期望,以饱满的热情继续投入到未来的学习活动中去;而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失败主要归因于努力不够、方法不当等外在可控因素,使其摆脱失望,仍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期望。

3、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

反馈分为积极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消极反馈(negative feedback),对学生的学习都有促进作用,使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但在改变学生行为上,积极反馈的作用显然要大于消极反馈的作用。教师给学生提供的真诚的积极性反馈信息,在学生看来是对他们个人自主性、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潜力发挥的承认,因此可以极大地增强其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o]。而消极的反馈,尤其是过多的批评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减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具有指导性和诊断性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到自我提高的方法和途径,并对他们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恰当的反馈激励,使学生能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对学生在学习中所犯的语言错误,应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创造机会改正错误,而不是一味地纠正错误.这样才能真正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二)促进学生“任务学习”的教学策略

提供自主发展的方法所谓“任务”,就是“用语言做事”,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通过调动各种语言的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从而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因此,任务学习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提供“真实的任务”

任何学习总是需要有学习的材料,而且所学习的材料最好呈现为某种“任务”以及相关的“主题”与“问题”。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是那些有主题的、结构化的材料。学生的学习材料是否呈现为某个主题和结构,主要看这种材料是否提出了一个“真实的任务”。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同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某种联系。那么,什么样的任务算是一个“真实的任务”呢?

第一,这个“任务”必须是学生生活中正在发生或可以想象的问题,或者说,这个“任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具体的生活中的困难。学生已经具备相关的生活经历,但仅仅凭借现有的经历又无法直观地获得解决,它需要学生寻找或调用相关的知识去化解这个难题。

第二,这个“任务”必须是便于学生收集资料的而且能够被证实或被推翻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学生无法收集相关的语言资料来谈论这个话题,或者学生无法借助资料的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赞成或反对,那么,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拒绝学生”、“防学生”的无活力的问题。所以,提出的问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冲动。学生因问题而惊异,因惊异而发生探究的行动。而且,这个问题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思考或行动之后可以解决或缓锯的。凡是无法解决或缓解的问题,它可能具有学术搽究的价值,却不具有“教学问题”的意义。

第三,这个“任务”必须是一个具体的既动用身体又呼唤语言的任务。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身体的活动和相关的语言交流来完成这个任务。如果学生只需要移动身体而不需要对话交流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这个任务就不是一个有赵好结构的外语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2、加强“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性的自主学习,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往,在人际互动中学会学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对意义的建构活动,使学生通过与同学们分享与交流对问题的不同认识,形成对事物更加全面、丰富、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的广泛迁移。在语言学习中,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1earning)可以促进其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第一,优化协作小组的构成。由于学生语言水平、认知风格、知识结构等的不同,分组时可遵循“异质分组为主,同质分组为辅”的原则。同时,教师在分组时还应把握动态性原则,对各小组的成员构成和他们所承担的角色根据任务要求灵活调整,以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新鲜感和知识信息更广泛的交流。

第二,根据教学目标对协作活动的类型(合作型或竞争型)做出合理的设计。为了保证协作学习向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对“不同类型活动中出现的学生意见分歧进行建设性的控制和协调“

第三,布置的协作式学习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最好使任务难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能让学生体验到挑战,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促进“课程资源开发”的教学策略

开发自主发展的环境创造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学习环境和课程资源是促进其学习自主的一个关键因素。环境与资源既是构成语言教学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支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互相支持,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1、课堂自主学习环境与资源

教师通过组织各种自主式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信心,挖掘他们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高效学习者。

第一,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和作用重新定位。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承担起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咨询者和促进者,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和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等角色。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互动活动。互动活动可以使学生享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增加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语言实践机会,尤其是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比较“安全”的表达场所。在互动过程中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复习巩固所学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竞争和创新意识。由于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到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学生必须学会自主把握学习过程,调整学习方式,并对部分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管理与调整,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营造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人际氛围。教师与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应互相尊重、相互信任,合作构建一个民主平等、生动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开展各种自主学习活动。

2、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网络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以及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标。

第一,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又不受时空限制,能为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提供有利的条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需求和目标决定学习进度,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内容进行学习,并通过自测反馈信息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与目标。

第二,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英语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J’一个理想的学习和使用语言的环境。学生通过网络不仅可以直接观看英语电影、各种英语节目和英语教学片、阅读英文报纸和杂志,而且还可以直接与英语本族语者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样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独立使用网络资源,并对语言材料进行取舍、加工、组织和整理,因此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元认知能力,并逐步形成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网络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与补充,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和交际对象上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通过实时和非实时互动习得语言并将所学语言运用到实际的交际中去,从而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同计算机的交互过程也是自己主动探究、建构语言意义的过程,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要教师的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让教师教的过程合乎学生学的思维逻辑过程,使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有意识心理活动和注意、情感、情绪、意志等无意识心理活动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就会促使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能力,达到自我探究,实现发展自我与自我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20011

[2] Ryan RMThe nature of the self in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A]In Strauss J & Goethals GR (eds)The self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C] New York: Springer ,1991208238

[3] 杨虹.学习者自主与教材建构[J].外语界,2009(2)80

[4]周豫生.任务型英语教学如何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J].中国创新科教导刊,2009

[5] 钱丽洁.善用英语教学策略 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J].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