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论文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研究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在职教育网; 时间:2018-07-03 11:23:23 ; 浏览次数:

 中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与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研究这些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中小学   德育教育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omplex and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bring many new problems and new challenges. Study these problems and seek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actual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he moral education

前言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现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日益多元化,活动范围日益增大。学生的自主、平等、法制、民主意识日益增强,传统的高压式控制性德育教育方法不再灵验,一元化封闭式教育方式已被打破,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面临许多挑战 。研究这些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践的实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 重“智”轻“德”现象的存在。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所组成。其中,德育为其他教育起到提供方向性的作用。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不难,难在真正能从行动中高度重视起来。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但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牺牲德育教育课程时间为代价来换取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少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迫于社会压力不得不重“智”轻“德”,从而使德育在学校中的真正地位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落得“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
(二)、 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忽视,没有贯穿于整个教育之中。
无论是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还是初高中的《思想品德》,都没有发挥出它们实施德育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过程,知即品德认识、情即品德情感、意为品德意志、行为品德行为,此四项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不少学校的德育教育只停留在课本之内、课堂之上,没有使之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贯穿于整个教学之内,最终德育的培养过程无法衔接导致德育教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三)、德育教育中,教育者的角色定位错误。
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教育者是“道德规范”的代表,制定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与价值取向,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不允许学生对学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产生怀疑。他们总是教育学生学会服从,在家里要成为“听父母话的好孩子”,在学校要成为“听老师话的好学生”,不能违背老师、家长或其他成人意愿的言行,否则就会受批评、谴责或惩罚。教育者是道德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只能是服从,至于学生的实际意愿却很少得到尊重,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很少考虑来自学生的想法。因此在现行的德育实践中,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表面服从,这是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重要原因。教育者角色的定位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中。
(四)、校内德育与校外德育之间脱节。
社会教育是个大环境,学校教育是个小环境,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才能促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于全面发展。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学校德育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校外德育也不容忽视。它是学校德育的有力补充,为学生将来顺利融入社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二、针对上述存在种种现状的分析做出以下几点对策研究。
(一)、“以生为本”,重视学生德育教育。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新课程的核心要求。德育与智育虽然同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培养人的目的,但从完成的任务看是有所测重的,德育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识别是非善恶,形成一定的品德与良好道德行为,它主要是解决学生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即如何做人的问题。学校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素质教育中德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为智育和其它各育提供了精神动力,如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推动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德育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反思现实,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要求教师把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作为德育的第一原则。实施人本德育,要求教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使学生在信任、尊重的气氛中乐于接受纪律的约束,主动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另外也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只注意统一性而忽略差异性,从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贯穿于整个教学之内。
1、改革和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德育教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过程,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遵循和体现这一规律。教育实践证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得法”就是彰显“认知明理、交流研讨、学以致用”的德育主题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德育教学过程知性统一,遵循规律达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因此,中小学德育教育应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讲求实效的科学多样化的德育教学方法,避免“假、大、空”的说教。如:
(1)、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相关联
(2)、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关联
(3)、德育教育与课外、校外活动相关联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德育教育
(5)、班会、校会组织德育教育
2、开发各学科的德育资源,注重学科渗透。
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教育者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各学科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在备课和上课环节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好教材中学科知识与德育的结合点,注重教材能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真正体现“教材是对生活的总结、生活是对课本的延伸”这一宗旨,将德育恰当的引寓其中。
3、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发挥“无形教育”。
各种“主题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学生情绪愉快态度及兴趣极高,此时寓德于乐之中将更为学生所接受,改变了过去“刻意”教育为“无形”教育。 
(三)、正确认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
1、做孩子道德成长的同路人
首先,教师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和学生观,教师不再是一个道德先知者、道德完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两者只是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相比较而言,学生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代,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有比成人更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这是我们不能漠视的。因此,教师应树立与孩子一同道德成长的观念,不仅要以身作则,更要在学习和实践中反思,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感情、发展道德行为,成为孩子道德成长道路上的同路人。     
2、做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是课程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是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师最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家庭背景。新课标指出:“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它不是师生课程活动的指挥棒,其本身就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空间,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确立起自己作为新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者的主体意识,摆正教材作为工具的地位,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同时,发现和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学校和教师关注的事情。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生活中,以至整个人类社会,让学生不仅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地球……从这个层面来讲,课程内容已经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教师已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内容的创造者。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充分地尊重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能力,让课程最大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真实心理需要。所以,教师要走出传统被动的课程忠实执行者的误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在的创造能力。
3、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师生的合作过程应是愉快的,应是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过程。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对学生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心理负担,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是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的部门,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吸取来自各方面的新知识,拓展文化底蕴,了解教育要求,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师要置身于学习活动中,通过对问题的诊断、研究和解决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觉察水平和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成就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收集学生信息,并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感性的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成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促进者,与学生同时得到提高。总之,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民主、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就感与价值体验,并感到人格的自主和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心灵成长的愉悦。
(四)、加大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与协作,发展学生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具有先期影响,它决定了教育对象价值观的原始取向。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从时空上讲,它占据着人整个社会化过程三分之一的时间;从地位上讲,它占据着教育对象的起点;从效果上讲,它有着先入为主的优势。因此,应该始终使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保持一致,共同配合。
其做法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如教师可通过家长会、互联网等手段把学校的一些制度、教育计划等向家长介绍,把学生近期的发展状况向家长汇报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到学校做志愿活动等形式积极参与学校的一些教育活动,对学校、教师及子女的状况进行亲自了解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来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不仅是时代赋予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德育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勇于面对挑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作风、积极探索努力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伍新春,张军.教育理论基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2-115.
[2] 陈兆瑞.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初探. 教改.教研,课程教育研究,2012-3. 
[3] 蔡美娟,周忠生.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思考.德育天地,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4] 车广吉,丁艳辉,徐明.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2007(4)-228.
[5] 赵学军.论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之关系.许昌学院学报,1997(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