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作业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在职教育网; 时间:2018-04-24 10:51:54 ; 浏览次数:

问题1
 答:中国的学校教育历来重视学生品德的形成,学校德育的成功之处在于有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专门的德育教师和德育课程,使学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能够得到系统的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专门教育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在一个正统的政治思想品德氛围中浸泡着,若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配合基本合格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都能形成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然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学校的德育存在着缺乏创新,过于生硬死板这个主要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紧跟学生心理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创新,更加生活化,更加需要德育工作的视野与思路的拓宽。
问题2
 答:我对德育原来的看法基本就是学校进行德育课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学了德育课后,我的视野被拓宽了。
 首先,从德育理念上来看,我接触到了时代感很强的德育理论,如:德育体验论、对话德育论、交往德育理论、生活德育论、德性论等;
 从德育实践上来看,网络德育、生态道德教育、校本德育、叙事德育、活动德育、欣赏型德育等可以让我去实验和实践的新型模式。
 另外,我意识到学校的德育思路要从大德育向小德育转变。
 学校德育工作之前几乎是面面俱到的教育工作, 是一种将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都一股脑地放进德育工作的做法,即所谓的“大德育”,这种德育方式越来越不被教师和学生接受。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品德,如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关爱社会等品德。一句话,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道德的方式去做人、做事、处世,学会用自己的道德“心”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非用一定的政治标准、法律准则等去参与社会生活,处理社会关系,这就是“小德育”。这种德育思路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符合现实的需求。
 所以,其实我们的德育工作可以有很多种形式,除了课堂上,还可以在课外,在各种学科中。
 仅这两点的认知就可以指导我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无痕的注入德育教育。所以,这次德育课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