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官方QQ

分享到:
所在位置:首页 > 在职考研 > 作业赏析欢迎光临在职教育网!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论我校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来源:在职教育网 作者:在职教育网; 时间:2018-05-27 16:56:28 ; 浏览次数:

一 .前言
  一个人国家用于发展教育的资费多少,归根到底要受本国财力所制约。只有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收入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经费的财政额以及教育经费在财政支出中比重逐年增加。而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我们只要看其在教育的投资有多少。从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所提出的“木桶原理”①[劳伦斯·彼得:《彼得原理》,MBA智库百科]的角度来看,在城市中农民工子弟学校应当是教育中的师资及经济中的地位应当是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不是取决于其教育最长的那一块,那一块只是一个特色,若一个地区能把最短的那一块即最薄弱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经济实力打造上去,这个地区的整体实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做为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有知识的人才的发展地,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小学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往往容易被人所忽视。小学基础教育是一个人的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国人力资本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道理很简单,一国国民的道德水准、思想素质越高,奋斗精神越强,创新意识越浓,对现代化的追求越迫切,表明一国人力资本发展水平越高。
二.研究背景
  我校是郑州市政府2005年新建的22所中小学之一,地处郑州市中原区西北部的城乡结合部,位于秦岭路11号,占地面积8.01亩,可容纳24个教学班,1400名学生。我校自2005年8月开始至今在校生已达到1504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我校能有如此规模,可见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是迫在眉睫,正是满足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虽然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还是收效甚微。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长期形成和执行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体制,致使地方政府职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办学经费不落实。甚至一些必须的教学设备也不能及时到位,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教学效率。
2.2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时在一些学校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的政策较难操作。因为没有具体的可行性操作章程,即使有,对于外来务工者来说不具有很强的自我正当维护权益的意识,只好逆来顺受接受校方不合理要求。每年在开学初经常会出现一些媒体杂志暴光教育乱收费现象。我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不仅仅是我校附近的居民子女,还有一些较远地区生源,究其原因:“就近入学难”成为主要原因,这样无形间就给适龄儿童入学建起了障碍。
2.3教育公平发生偏差,部分学校和教师歧视农民工子女学生,非法无情地剥夺了农民工子女学生与城市学生同等的一些教育权利。如民工子女学生不能参加当地各级政府举办的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小升初的“外国语中学”的升学评选,甚至由于部分原因限制不能参加部分体育比赛(农民工子弟入学晚,而一些体育赛事严格限制队员年龄),等等。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特别是在郑州市地区小学升初中考上外国语中学的人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的公认指标,而非郑州市本地区户口不能报考外国语中学,或是不是本区户口要回原区报考的类似要求直接把农民工孩子拒之门外。这种教育的不公平性直接影响了部分教育者教育重点偏向,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资格考外语中学的人的身上,这样做直接影响着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2.4农民工收入较低,大部分还生活在城市贫困线以下,面对城市学校昂贵的求学成本,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把“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无奈地藏于心间。他们在追求教育过程中只是单纯的保证孩子能上学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他们无暇顾及,常常是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就无暇顾及了。由于农民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在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经常是我行我素,有工作了就在此地上学,一旦没有工作或是本地工作做完,经常是连给学校打声招呼的空都没有的全家消失。在我校进一年的早晨体质检查过程中发现:每日1‰的学生无故不到校,并联系不上其父母。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学生家长联系电话变更太快,许多是打过去电话是空号;②由于经济拮据没有联系电话,部分留给学校的是临时邻居的联系电话,一旦搬家就与学校失去联系;③家庭住址不固定,搬家频率太高,教师家访经常是搬走数日。由于上述的不顾定性直接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不连贯性,影响了他们的教育质量。
三.农民工子女现状分析
  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存在,使学校这样的一个教育群体也出现了一些带有时代气息的新名词—留守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等等一些新话题的出现,一个现象的出现必和它的自身所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出现也和他们的家庭现状,生活现状,性格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便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现状问题:
3.1农民工子弟家庭生活现状
①父母收入比较低。据我校统计农民工子弟父母在上班(工薪阶层)加在一起不足1000元,父母卖小菜做生意的加在一起不足800元,爷爷奶奶收破烂、做短工的加在一起不足500元。  ②居住条件比较差,有的家庭根本就是四个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没有学习的场所,也没有一定的学习环境  ③父母的文化水平比较低,无力对自己的儿女进行辅导。也没充足的资金对孩子进行家庭辅导④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自己的小孩。在培养儿女的品行方面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导致管教不严。⑤由于父母个人文化素养有限,教育孩子方法不当,经常是辱骂加拳脚,直接给孩子的身心造成迫害,使孩子在同伴中不会与人正常相处。
3.2农民工子弟学校生活现状
①语言障碍。有的农民工子弟来自偏远地区,不懂本地语言。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普通话都听不懂,感觉听力吃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②行为习惯比较差。从我校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儿童行为习惯进行整体调查发现:农民工子女的行为问题较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打架,骂人,小偷小摸;在家里无家长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教师们反映,农民工子女由于缺乏家庭管教没有很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能落落大方,总是感到拘谨。③校外社会环境复杂。④有的农民工子女性格上过“野”,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说逃学出去流荡,无缘无故旷课。
3.3农民工子女性格现状特点
①缺点:1.缺乏自信、自卑、表现懦弱。2.性格比较孤僻、有时比较冷漠、对事情漠不关心   3.有的农民子女性格上过“野” 4.有的农民工子弟性格具有多面性。比如说在学校过与沉寂,回到自己的家庭后尽力的释放自己。
②优点:农民工子弟自理能力比较强,能够独立。不像一些城市孩子那样娇生惯养,依赖性强。能够吃苦耐劳,学习起来只要有兴趣就非常认真。性格缺点的原因:这些儿童大多年龄在7至9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时期,长期处于一种无人管教的状态,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们孩子的需求,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表现出孤僻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或焦虑、任性、极端、暴躁等性格特征,有的存在叛逆怨恨情绪。
3.4 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现状原因
①经济状况   家庭收入的不稳定以及收入低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在入学年龄上出现早晚不等,或是不能长期就读于某一学校,不断的择校选择适应新环境,给孩子一种不稳定的感觉,同时适应一个新环境需要一个过程,综合原因使农民工子女辍学率较高。例如我校三三班学生李建光,由于父母经济状况的不稳定现已12岁,若不是班主任常与家长联系早已辍学在家帮忙做生意了。这样的例子在其他个别班级也会存在;
②办学体制。教育上办窗口学校、设重点、办重点班。无形上为农民工子弟就学设立障碍,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带来压力。比如说他们(农民工)总觉得他们的孩子分得班比较差。或者认为设立农民子弟班,对他们有歧视。使一些农民工不愿意让孩子入学,而一些办学成熟有实力的学校不愿意收农民工子女,而他们又觉的进一些专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受歧视的表现,在加上有些学校会把本地学生与外来户学生分班,这样的现状也无形给农民工子女的入学设下了障碍 ③.学生 自身的原因: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产生厌学情绪或是个人问题不愿意上学也是造成辍学的一方面的原因
④有的家长目光短浅。认为孩子只要会认个字算个帐,能卖东西不算错帐,只要不是文盲就行了,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的将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为经济状况不好的原因造成的。
⑤.学校原因。学校遇到学生辍学,没有想尽办法挽救也是农民工子女辍学率较高的一部分原因。
3.5农民工子弟辍学后的现状
  辍学后的农民工子女大多帮父母做生意、或回家种田或是无人管教,游荡街头或是学门手艺,养活自己。由于农民工子女入学相对较晚,在上小学五六年级时有些已经十四五岁,由于社会对使用童工的管理的不严谨,使他们辍学后能混入社会中并找到一些第三产业性质的工作。直接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同时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在处理社会关系时辨别是非能力弱,也给社会治安注入了不稳定因素。
四.提高农民工子女入学率的可行性办法
  由于我校是典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又是郑州市的家长示范学校,所以我校在建校以来长期坚持不懈的抓教育,摸索着共同探讨教育农民工子女各类办法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教育农民工子女, 品行先行。在我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把农民工子女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放在首位,在坚持其原由的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道德品质上加强其他各方面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教育比如: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保护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教育
4.2狠抓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农民工子女存在的各类问题,是农民工子弟所见的共性问题,他们学习基础差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抓好陪优补差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为此我校制定了语数外三科的培优补差计划,老师不计时间,不讲报酬,义务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如此我校还充分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掌握一至两项特长。
4.3养成教育与特殊关爱相结合。给学生关爱。“人性化、民主化管理”“一个都不能少!”如组织大队活动、班队活动使他们感受到爱。我校的养成教育不仅要使这些孩子养成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迅速溶入到主流社会的信心和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养成教育方案,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涵盖学生的学习、劳动 、品德、 情感、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提出要求,学生贯彻执行,家长监督。 在精神上多鼓励,在学习帮助在生活上关心也是必要措施。例如我校一一班学生郝华鑫入学前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上学经常迟到,上课小动作不断,不写作业,班主任去家访,他妈妈说家长早晨2点钟就到市场批菜,根本没时间管孩子,孩子经常带1块钱随便吃点饭,放学后趴在菜摊上写作业……老师了解情况后就把郝华鑫留在学校辅导,等他作业完成后送回家,期末考试,该生取得数学100分、语文98分的好成绩。这样的例子在我校很多。
4.4加强素质教育,充分开展第二课堂,办特色教学。我校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除享有与本地生同等的教学环境,并把我校的特色电影教学也纳入启迪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情操。丰富多彩的少先队主题活动例如:“青鸟传递”“感恩教育”“诚信借书”等活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5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开展交流,“小之于情,大之于礼”要求家长配合学校的工作。 并不定期的邀请家长参加有关学生教育的各类研讨会,有效的沟通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为办好学校,教育好学生奠定基础。
4.6抵制乱收费。学校在收费过程中严格执行上级收费政策,对外来务工子女一视同仁,不多收、乱收一分钱。对个别特困户减免学费。
4.7若出现辍学现象,学校方面给以补助。即使联系多做思想教育工作,多与家长沟通,多方面寻求帮助,保证孩子能正常上学。
五.结束语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必须认真对待,主动出击,积极而为,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给每个农民工子女提供应有而平等的教育,使他们得以健康茁壮成长